“奥特曼”,或许不是一句玩笑话。“奥特曼”作为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童年回忆,不仅让粉丝愿意支付昂贵的票价,还撑起一家玩具公司实现
今年1月份,布鲁可在港交所上市后,发布其2024年财报引起业内关注,财报显示布鲁可营收达到22.4亿元,实现155.6%的增长,其奥特曼IP系列收入占总营收约49%。
在泡泡玛特上市5年后,布鲁可作为资本市场等来的第二家玩具公司,其招股阶段拿下6000倍融资超额认购,“谷子、文创”等相关概念公司大多在去年经历上涨。截至5月8日收盘,布鲁可总市值涨到318.54亿港元。
当年轻人还在抢购泡泡玛特时,布鲁可30多元的奥特曼盲盒一年卖出1.35亿个,小孩哥已经拿着奥特曼高喊“你相信光吗?”
回看布鲁可的发展,亏损问题一直存在。仅2021年就净亏损5.07亿,也是在这一年,布鲁可获得奥特曼IP的玩具产品授权,一口气发布了95款系列玩具。随后几年,奥特曼系列玩具销量暴涨,新系列玩具一经推出季度销量就突破百万,奥特曼IP为布鲁可带来了上亿元营收。
从财报来看,布鲁可一直在加强IP布局。截至2024年底,布鲁可已经获得约50个非独家授权IP,包括但不限于变形金刚、火影忍者、小黄人、宝可梦、假面骑士、名侦探柯南、初音未来、圣斗士星矢、新世纪福音战士、星球大战等等。相关授权费仅2024上半年就支出9123万元,超过此前三年的总和。
虽然签约的这些IP覆盖了大量二次元群体,但从营收结构上看,销量最好的还是奥特曼系列。
布鲁可在财报中提到,IP数量增加有助于公司的产品组合,基于授权IP的产品销量持续增长,这是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为了分摊奥特曼单一IP在总营收中占比过大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诚然,奥特曼IP为营收带来巨大增长,但授权IP终有期限,对外部IP的依赖会随着授权到期续签的不确定性,风险逐渐显现。据悉,奥特曼IP的中国授权将于2027年到期,北美、欧洲和部分亚洲地区的授权则在2025年到期。同样,其他授权IP也会有到期的一天,这些IP也并非独家授权。
虽然布鲁可也推出了面向儿童群体的“百变布鲁可”和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英雄无限”两个原创IP,并围绕IP推出系列动画短片,但是其影响力还无法与签约IP相比。据悉,贡献总营收第二的IP是“变形金刚”,原创IP占比不足两成。
在可预见的未来,布鲁可对于原创IP的投入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财报显示本轮募资中,5%款项将用于投资原创IP相关,以动画为主要形式的内容制作;10%将用于增强IP的合作开发;另有5%则用于巩固并拓展授权IP。
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顶流IP确实能为产品销售带来增益,然而客群选择、产品定价和销售渠道同样重要。
布鲁可的用户群体分为6岁以下、6-16岁和16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其中,核心品类主要面向青少年,贡献最大的奥特曼IP核心产品主要定价20元-50元。从公司全品类来看,布鲁可产品的定价范围大概在9元-399元,热销产品价格约39元左右,销售模式也以盲盒为主。
渠道布局上,财报显示线下渠道贡献了93.04%的公司营收,经销商成为线下营收的主要来源。与泡泡玛特、乐高不同的是,布鲁可重点布局下沉市场,覆盖全国约80%的区域,从三、四线城市的商超到学校周围的文具店、小卖部,都能看到布鲁可产品。对于建设旗舰店,布鲁可则只是计划在今年选定的一线城市开设一家。而线上渠道占总营收不足一成,主要在天猫、京东、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电商渠道开设旗舰店。
知名IP、玩具小巧、低价、下沉渠道、快速上新、盲盒销售,这些都在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
从营收结构、核心产品到定价和渠道布局来看,其发展战略在过去主要侧重于青少年客群。面对中国新生儿越来越少的大趋势,布鲁可未来将产品卖给16岁以上乃至成年人几乎是一道必做题,成年人消费玩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消费现象。与儿童、青少年方便揣兜里的玩具不同,成年人的玩具需求主要集中在拼装、收藏、DIY等多方面。
对此,布鲁可在2024年发起了BFC创作大赛,鼓励玩家进行DIY二创,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圈层文化,吸引更多的圈层消费者参与。但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多少成年消费者,并充分反映在财报上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观察。
当然,在国内市场挖掘成年人消费并不是获取新客群的唯一方式。出海浪潮下,布鲁可也选择进入国外市场寻增长。
按照地区营收划分,国内市场贡献营收占2024年总营收22.4亿元的97.13%;虽然海外市场占比较小,销售收入为6422.1万元,但同比增长518.2%涨幅较大。其中,亚洲市场占海外业务的61%,北美和欧洲市场则增速较快。
据悉,布鲁可海外社交媒体业务遍布114个国家和地区,与15个国家地区的网红进行合作,合作内容累计获得超过1亿次浏览量,其海外社交媒体粉丝数突破300万。
渠道布局上,亚马逊成为布鲁可进入北美市场的重要线上渠道,聚焦中低价位打开市场。线下渠道则重点布局玩具反斗城、7-11等国际连锁销售终端。仅2024上半年,布鲁可海外合作经销商就增加至36个,覆盖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市场。还在英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成立子公司,其中印度尼西亚和美国是其海外市场2024年收入最高的两个国家。
除此之外布鲁可还频繁亮相国际展会,与当地本土化IP和网红联动,推出联名款玩具扩大市场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关注。
而主张“用户驱动创新”的BFC大赛,布鲁可同样在今年将其活动体系演变成一个更全面的框架,包括线上创作大赛、线下极速打造大赛和全球作品展三个核心组成部分,以此来吸引全球的消费者和创作者。
总而言之,布鲁可的全球化发展进展迅速,但低价策略和依赖授权IP的潜在风险依旧存在,如果IP续签价格涨幅过大或IP续签失败,将对产品销售带来直接的冲击。未来能否成功扩大原创IP的影响力,增加成年人消费者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