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多久没在朋友圈刷到剧本杀这个词了?那个曾经席卷城市的狂欢记忆,仿佛随着2023年的风暴悄然封存——商住楼里的谋杀谜案,草坪上的飞盘弧线,星空下的帐篷灯火,这些资本宠儿们的集体谢幕,竟比它们的登场还要迅疾。
和印象中偏硬核推理男性玩家不同,现在的女性玩家占比为55%,继续证明了线下消费得女性者得天下的事实。
三、四线城市才是剧本杀的黄金市场,时间充裕社交需求高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用户是核心。
恋爱本诞生了恋陪位这样的类陪玩机制,帅气且表演能力强的恋陪太抢手,同时也有低素质的恋陪,娱乐和安全成为平衡难点。
心理剧本杀凭借比心理咨询便宜的价格,以及抑郁症频发的社会氛围,获得了不错的成长性。
文旅剧本杀仍是典型的B端生意,但我们曾关注过的红色剧本杀依然能够吸引年轻受众。
剧本杀行业现在的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一些行业人士通过票房数据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同时,Z世代正执掌着剧本杀的权杖。今天,85%的剧本杀消费者,年龄在16-29岁之间。16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剧本杀玩家占比均不足10%。女性玩家与男性玩家的比例则大致为55%和45%。推理本、欢乐本和情感本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剧本杀类型。作为情感本的一个分支,《高山下的花环》《骑单车到月亮》《野火》等家国本仍然能获得大量00后玩家的喜爱。
由马探案创始人李科以自家店铺举例,三、四线城市的门店一个月可以开450车剧本杀。旺季时,由马探案的门店曾经有过一天开40车的超高纪录。淡季时,这些门店每个月也能开300车左右的剧本杀。人流量的加持下,一家剧本杀店每月流水在10万元左右,运营成本可以达到4万元(不含租金),运营利润率高达60%。
小娱很好奇DC热情消退的原因。DC无奈的表示,现在的剧本杀竞争太过激烈,早已不是前几年随便写一个剧本就能赚钱的态势了。整个市场每天都能涌现数十个新的剧本和作者,新本被埋没的可能性非常大。写十多个剧本,每一部都亏钱,那还不如把精力放到一两个优质创意的身上。
从这些改动不难看出,优秀的DM对于一款剧本杀的流行程度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DM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对那些文笔不佳的热门剧本杀进行改编。改编后的剧本有几率在剧本杀爱好者群体中持续流行。DM甚至会自行制作塑封的书签、手链和亚克力插盘等伴手礼来吸引玩家。DM的小心思,可以带动一款剧本杀评分的上扬。
王聪认为,IP不一定给剧本杀带来更高的知名度,反而限制了内容创作。如果疯狂剧本杀硬着头皮将上面的IP改编成剧本杀,需要延长IP授权周期,向IP方继续支付授权费用。这种情况下,剧本创作的成本直线上升,等待疯狂剧本杀的只有亏钱一条路。现在,疯狂剧本杀修改了IP授权的思路,从先拿IP后创作剧本改为先创作剧本再找合适的IP。
由马探案就在天津张园的溥仪故居开展了线下沉浸式剧本杀项目。游客游玩整个剧本杀的过程需要结合手机小程序。游客阅读自己的剧本,接着去和NPC互动并执行任务,能够获得谍战片的参与感。通关后,游客基本上把张园游览了一圈,还能获得园区提供的额外奖励。全套剧本杀项目的票价为79.9元,包含了张园门票。
一些影视基地的剧本杀供应商,还把相关业务扩展到全国。小娱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一家在上海影视乐园提供剧本杀团建的供应商。这位供应商表示,只要采购单位愿意负担工作人员的差旅费和道具的运输费,他们的剧本杀可以平移到全国各地。比如一场30人的团建活动,上海影视乐园内的费用就要6000元。如果在北京组织类似的活动,成本将会达到1万元。
MCITY实体店中,芒果卫视经常会推出一些《明侦》IP的新型剧本杀。去年,MCITY上演了沉浸式互动剧场《芒城风云之失窃的黎明》。这个剧场延续了《明侦》的世界观,故事背景就设定在节目里出现过的“芒城”,还分成了“永夜党”和“黎明党”两个阵营。观众跟着不同阵营的NPC玩,就能解锁不同的剧情。而且,NPC的名字都是玩家熟悉的角色,极具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