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平台对 IP 储备的系统性依赖始于 2015 年前后。《盗墓笔记》在爱奇艺上线时,这部国内首部采用会员差异化排播模式全集上线 小时流量破亿,播出当月月度付费 VIP 会员数达 501.7 万,同比增速 765%。
过去几年间,行业竞争模式逐渐从“版权采买”转向“IP 全链条开发+自制内容”。内容质量与会员规模挂钩,但创意内容生产具有极大的回报不确定性,用户口味在不断变化,成本也因此难以预测。
成熟 IP(畅销小说/漫画/游戏等)已经过市场验证,自带一定数量的粉丝,不必“从零培养用户兴趣”。“IP+顶流”的策略一度成为长视频平台标配,自带粉丝的明星能快速拉动剧集热度与商业价值,为这种确定性再上一层保障。
当下,内容供给的丰富程度远胜从前,IP 的“质保”标签正在淡化,平台策略愈发趋向谨慎。德塔文数据统计,过往最受追捧的几类题材如古装、悬疑、都市,只有悬疑剧的播出量 2024 年高于往年,这部分源于悬疑剧的内容辨识度更高,还能走质量取胜的路线 月中旬开始,爱优腾先后上线了《黄雀》《沙尘暴》《棋士》三部新剧,均为悬疑题材,不过剧本都是原创。内容端的投产迷雾之下,降本增效成为主流。
QuestMobile 数据,2024 年四大视频平台共上新 240 部剧集,比 2023 年减少 10.8%。同时多平台联播剧占比增加,上新剧集部均下降 2 集。
发起了挑战。简言之,长内容在尝试重塑自我,长短之间的博弈也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01、
“IP+顶流”,作为一种稳定流量入口的功效“褪色”,是先从数据与口碑的分离开始。
我们列举了 2023 年三大长视频平台部分 IP 改编剧集,一些明显的特征是,它们都由知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热门体裁——“古偶”居多,且数据表现突出。
《长夜烬明》首播前一天预约量突破 500 万,创下优酷历史新高,上线后更是屡创记录。《长相思》开播前腾讯站内预约人数达 370.5 万,开播两小时实时热度登顶猫眼剧集热度总榜。《长风渡》更是超过《狂飙》成为彼时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最快的剧集。
几乎是按照*部爆款元素“如法炮制”《长相思2》豆瓣评分下滑到 5.9,热度也无法与*部比肩。《狐妖小红娘》可谓是万众瞩目的 IP,*上线的《月红篇》更是有男女“顶流”主演加持,但播出之后的反响平淡,热度走势没有太大起伏。
,目光投向原创,是当前解题思路的一种,即内容生产再向上探。前文提到,爱优腾三家近期上线的悬疑剧集均为原创剧本。有业内人士透露,长视频平台做原创 IP 储备,会从大纲开始跟进,编辑根据市场需求把握方向,作者负责细化。同时平台有意识控制数量,不想过度囤积。如果说 IP 改编是一种“预期锁定”,IP 原创可能是更进一步的“预制菜”。02、
据 QuestMobile 的统计,在线视频平台的营收结构中,会员服务稳定占据大头且持续增长,其次是广告收入。为满足高曝光和创意展示的需求,长视频广告仍是以片头和片中标板广告为主。受广告加载率的限制,长内容的广告展示效率天然弱于短内容。举例而言,用户可以在一小时内刷 20 个 2分钟左右的短剧,和 1 个 50 分钟左右的长剧,前者的广告容量大概率高于后者。再加上,短剧目前已经开发出“品牌定制”这种广告模式,长剧显然很难效仿。
这就意味着,长视频平台要在更挑剔的眼光中,去适应新的“故事消费”潮流。目前看来的路径有两种,
爱优腾,包括芒果 TV,都设有短剧专区,且短剧的会员模式与长剧保持一致。从数据统计中也能看出,主流长视频平台 2024 年的上新短剧数量多有提升。不过长视频平台的短剧出品与抖快亦有区别,比如创作手法上与长剧同出一脉,时长在 10 分钟左右而非 1 分钟。
爱优腾三方都对当前长剧的减量趋势有过表述。优酷副总裁谢颖在 2024 微博视界大会上透露,当前长视频用户前 5 集弃剧率在 50% 以上,剧集完播率只有 20%-30%。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今年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谈到,广电总局公示的电视剧项目,从最高峰的时候每部剧 45 集,已经逐渐降低到去年平均每部 28 集左右。
腾讯早在 2021 年就有过总结,2021 年观众的弃剧率比 20 年提高 25%,用 2 倍速追剧的观众飙升到 100%。
随着“赌爆款”的成功率逐渐下降,围绕它展开的一系列生产机制自然也将经历调整。
比如同质化的叙事模式可能会被淘汰,更紧凑、更适应短内容消费取向的故事框架将受到青睐。原始粉丝的流量池一旦操作不当也可能变成“风险池”,毕竟已经有很多剧集的后续反馈证明了,高关注之下的预期不符可能带来舆论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