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起点,高州市泗水镇聚焦“强村富民”目标,通过党建共建、组织筑基、打造典型三大举措,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与典型镇建设同频共振,走出一条“党建红”赋能“乡村兴”的发展道路。
近日,中远海运散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组织泗水镇大翰村两委干部赴广州开展“党建引领促振兴对标湾区谋发展”乡村振兴交流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系统总结了产业帮扶、基建升级、庭院经济等阶段成果,为泗水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及“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提供强劲动力。
自2024年8月中远海运散运驻镇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双方构建“党建共建、资源共融、发展共赢”的合作模式,通过组建大瀚村强村公司,实现农产品销售、工程劳务等业务净利润超过1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仅用三个月完成广东省兴成粮油有限公司厂房建设及取证审验,日均生产花生油15吨,跑出乡村产业发展“加速度”。在6.8公里县道和村内道路安装了448盏路灯,黑底化有田大道,新建远海大道,形成村内环路,有效解决了村民安全出行的困难。
组织延伸强堡垒。泗水镇党委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着力抓好村民小组党建,推动党的组织设置向村民小组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党建“最后一公里”,夯实党的基层堡垒;按照“六有”标准建设滩底村党群服务站,打造开会议事、调解纠纷的固定阵地。
模式创新提效能。引入“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经济合作社统一租用村民闲置用地和房屋,集中发包给企业;推行“三统一”模式(统一采购设备、统一劳务分包、统一验收奖补)。滩底村共完成了140多栋房屋的外立面改造,打造了33个庭院经济示范点,对古荔园的一、二、三区进行了改造提升,拓宽了约1200米的道路,并新规划建设了一条7米宽、300米长的荔乡大道,实现村容村貌“颜值”与“功能”双提升。
党员带头树标杆。党员干部在土地协调、矛盾调解中发挥先锋作用,通过“党支部+村民小组长+志愿者”联动模式,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政策、无偿献地、投工投劳,累计进村入户宣讲500余人次,义务投工1000余人次,无偿捐献土地1200平方米,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庭院经济激活内生动力:泗水镇滩底村打造33个庭院经济示范点,涵盖荔枝龙眼加工坊、蜂蜜工坊、餐厅、民宿等业态。通过“一院一策一班子N干部”制度,挂点领导每日进“院”指导,推动村民年收入增长。
短剧经济打造文化IP:2024年9月,粤港澳(茂名)“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在滩底村挂牌成立;10月,茂名·滩底短剧经济服务中心正式运营,通过“短剧+文旅”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IP。2025年1月,高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出台专项工作方案,推动滩底整村运营与三农微短剧经济深度融合。去年至今已有150个剧组进入滩底村创作“三农”主题短剧,形成“拍摄-制作-发行-衍生品开发”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下一步,泗水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依托根子镇柏桥融合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在泗水镇全面铺开。以“企业资源+本地特色”的联动模式,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