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亚洲规模最大的ACGN综合性展会Bilibili World 2025(以下简称BW)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哔哩哔哩自2017年起打造的年度盛事,BW已从最初的线下漫展升级为涵盖动漫、游戏、虚拟偶像等多元板块的综合性嘉年华。今年展会现场,国产科幻动画《灵笼》的沉浸式快闪店成为最大亮点之一,其创新的场景互动与限定周边销售,展现了二次元谷子经济的蓬勃生命力。
我是灵笼的铁杆粉丝,第一季播出的时候还在上高中,现在都上大学了。灵笼的粉丝猫猫兴奋地展示刚购入的白月魁盲盒,这些灵笼的周边我其实已经买了不少,但今天到现场,突然梦回灵笼,还是忍不住想剁手!她指了指背包上挂满的灵笼徽章,这也是之前的战利品。
像猫猫这样的粉丝不在少数。上海的上班族阿凯特意请假前来,他指着手中的破晓重力体模型说:之前买了一个,但被朋友‘抢走’了,今天刚好看到现场有货,再给自己补个货!据工作人员透露,快闪店自7月4日开放以来销售火热,部分商品不得不启动线上预售补货。
更令人意外的是,快闪店还吸引了不少泛人群。带着孩子来参展的马女士表示:本来只是陪儿子来逛逛动漫展,但这里的氛围太有沉浸感,周边也都非常精致,我都拍照发了朋友圈。这种破圈效应正是IP商业化的关键,通过沉浸式体验降低准入门槛,将路人转化为潜在消费者。
《灵笼》的爆红并非偶然。数据显示,《灵笼》第一季在B站创下7.2亿播放量、近800万弹幕的纪录;今年5月23日上线的第二季更势如破竹,上线亿,追番超千万,集均同时在线万人同时在线观看,会员周播破千万,B站评分9.8,豆瓣评分8.9分。其独特的末日废土风格与电影级制作水准,成功在国漫市场占据顶流之地。
这种内容影响力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2021年5月,仅31天时间,《灵笼》周边众筹项目就以1665万元创下国创IP纪录,远超预设的1000万目标。而本次快闪店的销售情况再次印证,当IP建立起情感连接,用户就愿意为爱发电。
当前,谷子经济正在经历从单一商品消费向复合体验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一转变在BW2025展会现场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周边购买,而是追求包含社交互动、场景体验、情感共鸣在内的全方位消费体验。据《2024中国二次元消费白皮书》显示,这种新型消费模式已经形成规模效应,Z世代年均IP消费达3200元,其中68%用于购买具有情感附加值的商品,87%的消费者将周边分享视为重要的社交行为。
这一趋势正在引发全链路的商业模式革新。内容创作层面,IP开发方开始系统性地通过角色设定、世界观构建等方式提升衍生品开发潜力;渠道运营方面,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式消费场景成为标配,数据显示其转化率可达传统零售模式的3-5倍;营销推广环节,基于社交平台的UGC内容传播贡献了42%的转化率,形成了体验-分享-转化的良性循环,远超传统营销效果。可以预见,这种新型谷子经济模式,将持续推动二次元产业向体验经济方向深度转型。
当下商圈正经历着从传统零售空间向IP内容体验场的转型。以BW2025展会为例,《灵笼》快闪店及10余个国漫IP主题装置的入驻,展现了IP与商业空间融合的新形式。这种合作已突破简单的场地租赁模式,升级为内容共创-流量共享-收益分成的深度合作,商场提供空间场景,IP方输出内容价值,双方共同开发限定体验项目,最终实现流量变现与品牌增值的双赢。
这种转型背后是商业逻辑的根本转变。一方面,IP内容能有效解决商圈同质化困境,为商场带来年轻客群和停留时长;另一方面,优质商业空间成为IP线下变现的重要渠道。随着体验经济的深化发展,内容体验中心将逐步取代传统购物中心,成为城市商业的新常态。
中国二次元产业突破千亿规模的背后,是内容价值与商业创新的完美融合。《灵笼》的成功案例证明,优质IP通过构建内容创作-商业变现-反哺创作的闭环生态,能够实现持续增值和长效发展。谷子经济新形态,正是这一商业逻辑的最佳诠释。以情感共鸣为基础的内容IP,通过沉浸式体验、社交裂变等创新形式完成价值转化,而商业收益又为内容迭代提供持续动力。这种良性循环不仅推动单个IP的生命周期延长,更标志着中国动漫产业已从单纯的内容输出,升级为具备完整商业生态的成熟产业体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式。